媒体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视点
中青在线教育新闻中心报道我校
发布日期:2011-11-18浏览次数:1671

买球官方网站

构建职业文化

彰显高职特色 培养专门人才

  近几年来,买球官方网站以国家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从高职教育的特性出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属性,建设职业文化,形成了系统的、立体式职业文化氛围,成为国家示范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学校示范项目并以98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验收。

  一、把职业文化建设视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从有形视角来看,国家示范项目建设的核心体现在专业建设,其重要抓手是重点专业建设,其主旨是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和其他专业的建设。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教学管理,也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学生管理,还包括校园环境、后勤保障,等等。有形建设是物质形态的建设,这是基础;无形建设是文化建设,这是灵魂;无形建设对有形建设起着导向、动力的作用,有形建设若没有无形建设的引领,就可能会失去或偏离方向,改革、发展的任务就难以顺利完成。国家示范项目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各项建设活动都需要借鉴和创新,走哪条路、向哪个方向走、以多大的步幅走、以多快的频率走,都需要一定的理念来指导,理念正确,改革就成功或少走弯路,否则就可能迂回挫折甚至失败。显而易见,国家示范项目建设的灵魂是一种文化,文化建设是示范建设应有之义,并且要以示范高职的标准和要求来推动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是具有鲜明职业属性的高等教育,其职业属性集中体现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上。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等要素”,示范院校的示范责任必须充分体现“产业、行业与企业等要素”的职业属性。所以,示范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以职业文化建设为核心,打造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具有专业应用性、职业选定性、行业指向性,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文化建设,就会促使高职学生作为“校园人”走出校门后就能很快转换为“职业人”,以人才的高等职业性彰显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类型”特征。

  买球官方网站是第三批进入国家示范立项建设单位的。早在建设方案研讨阶段,学校就组织多轮教育思想大讨论,一方面学习国家对示范建设的政策文件,另一方面研究前两批进入示范行列学校的建设方案。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研究,大家基本统一的认识是,首批示范院校的探索与创新主要在理念层面,第二批则推进到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内涵建设等层面,第三批则在更深层次或更加具体的操作层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并应把文化建设与行业、企业因素相结合建设具有高职特色、行业特色的职业文化,以此拓展、丰富和提升示范项目建设的内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院把职业文化建设作为子项目——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建设,成为学院建设方案的亮点之一。

  二、突出建筑职业特色,立体推进职业文化建设

  示范院校进行职业文化建设要有较高的起点、系统的设计,买球官方网站针对建筑行业特点,突出建筑职业特色,立体推进职业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1.持续不断地营造职业意识氛围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它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职业意识的形成不是突然的,而是必须经历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由模糊到清晰、由摇摆到稳定、由远至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营造良好的职业意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职业意识、职业光荣感和使命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提高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在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结合专业特色,通过氛围营造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江苏建院是以建筑为主要特色的学校,为彰显建筑特色,营造浓厚的建筑文化,增强学生建筑职业意识,2008年进入国家示范项目建设行列后,明确地提出了“培养鲁班式人才”的口号,并将口号醒目地悬挂在建筑实训中心入口,使学生经常受到技术精湛、高技能型的建筑职业目标的视觉冲击。之后,经过试点,学校又对专业进行了重新整合,将原有的8个系合并和分裂为12个学院,将原有3个以建筑类命名的学院发展成现在的7个,充分彰显建筑特色。为进一步推进建筑文化,学校在道路命名、楼宇命名上体现建筑理念,在校园内道路旁精选了部分知名建筑企业进行实力介绍,在主干道旁设立灯箱张贴经典职业文化口号,在建筑技术中心安排专门空间进行古今中外知名建筑知识和建筑技术发展过程、具有代表性的工法的介绍,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立体的建筑文化熏陶,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增强建筑职业意识。学校还对所有专业开设了《建筑文化赏析》选修课。2009年学校3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又借机成立校友会,加大与杰出校友的联系,通过融资、共建,多位杰出校友捐资800多万元建立了以校友名字或企业名称命名的办公楼、实训场地和奖学金,用校友的成功实例不断增强在校生的职业光荣感和职业发展预期。2010年,学校又牵头成立徐州建筑文化学会,以进一步推进职业文化建设走向科学化轨道。

  2.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实训基地建设仿真职业文化

  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特征。为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之一,国家示范性项目建设也为此投入了较大数额的专项资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突出真实性、解剖性、虚拟性、共享性,其核心是实现职业性和教育性的统一,其本质是在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仿真的职业文化。

  江苏建院在示范项目建设的子项目——建筑技术中心建设过程中,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的思路,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强化实训场所的企业气息,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了仿真职业文化。一是引进3家建筑类企业进校园、2家企业捐资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室(企业投资都超过90%,累计2000万元),形成校内办厂、校企融合的新格局,使师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就能感受企业文化。二是设立企业学院,设立企业奖学金,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来组织评定,由企业老总颁发奖金并讲话,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准企业人”。三年多来,学校先后有龙信学院、中南学院、常诚学院、上海中技学院等四家企业学院进校园。三是实训场所工艺流程设计、设备摆放尽量按照真实的工程或工厂的要求来实施,使学生接受的是仿真职业文化的教育。四是建立仿真企业管理制度,按企业标准来要求实训学生,如,学生必须着工作服和挂牌参加实训,做到人走场清、工具摆放整齐,教师要按工作标准或产品质量评价学生成绩等。五是按照真实企业环境布置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理念、工作要求、管理制度的悬挂形成仿真职业文化氛围。通过这样立体式的仿真职业文化影响,使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前就经常受到企业文化的浸染和熏陶,逐渐形成对职业选定的认同,树立起职业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好职业技能、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求知欲望,尤其是持续地在仿真职业文化氛围下,使学生对企业工作环境、产品环境、设备环境、管理环境、人文环境及生活环境都有了直接的接触和深入的了解,今后走向社会后将大大缩短适应期,很快融入企业文化环境,提高对职业坎坷、职业风险的抗争力。

  3.提升观念文化,发挥集体智慧凝炼职业文化要求

  观念文化是文化生态的核心,是一种隐性文化,具有内在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这集中体现在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念上。江苏建院在进行职业文化建设中,积极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之价值观、经营理念,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使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使人才培养、学校管理、价值追求提升到文化层面。

  学校进入国家示范后,作为专题并组织专门力量,历时2年时间,按照示范高职的要求,对学校识别系统、精神文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凝炼,融进了职业文化的精华。一是通过全国征集、专家评选、专业谱曲、组织决定,完成了校歌的创作。校歌歌词共有11句,其中有3句:“戎装工帽写华章”、“筑万千广厦通渠桥梁”、“磐石金汤鲁班梦想”突出了建筑文化、高职文化的价值取向。学生每天起床信号结束后,学校广播播放的第一首歌曲就是校歌。二是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校训“厚生尚能”、校风“求实创新”、教风“立德树人”、学风“立身笃行”中的尚能、求实、树人、立身、笃行,集中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价值追求。三是在校标中通过夸张、变化的艺术手法体现建筑职业特色,并在文化衫、信封、信纸、名片、纸杯等经常可视的文化载体中,风格一致地表现出来,形成一以贯之、协调一致的文化影响。

  4.提升人的素质,通过系列化培养措施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不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还是各种文化的传播,最终都要靠人来实施、提升和发展,人是职业文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所以,示范院校建设具有示范性的职业文化,必须提升教师作为育人者的职业素养。当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基本统一的认识是,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双师型”、“双师素质”的要求,对教师队伍提出了工程型教学团队的要求,虽然这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但是从本质上看,不容质疑的是,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教师而言,职业素养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专业职业素养,二是教师职业素养。专业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教师职业素养主要是指能培养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所应具备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教材编写和课程实施、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等高职教育所要求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较高职业素质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会通过一言一行把较高品味的职业文化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真正具有高职特质的高技能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的养成需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完成,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实施来推动。

  对此,学院多年来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涌现了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二级教授和国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目前,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75%,正高职称教师已有37名,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有4个,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9门,省精品课程16门。这些成绩的取得有以下三项制度予以保证:一是培训制度。学校规定,所有新进校教师(包括引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经过40学时岗前培训,并接受老教师一对一的指导和公开说课,只有通过专家组的考核才能视为培训合格,只有取得合格证书才能参评教师职称。对一些骨干教师,学校还轮流将其送到国外或校企合作企业做访问学者、挂职锻炼、专业交流。目前学校已有近一半的教师和超过一半的管理干部到国外参加过各类培训。学校还与龙信集团、中南集团等多所知名建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定期组织管理干部走进企业,感受职业文化,做到职业文化熏陶“全覆盖”。二是专业实践制度。学校规定,所有教师5年内必须有累计1年以上的专业实践经历和量化的实践成果,实践成效要经过现场和学校人事部门的考核,只有有了这样的经历并通过考核才能评定较高一级的职称和走上较高等级的教师岗位。三是科研资助制度。除了纵横向科研经费外,学校每年都设立100余万元专款,用于资助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引导教师走进企业,在科技服务中感悟职业文化。

  三、具备了较高职业文化素质的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2010年,我校委托北京麦可思公司对我校2010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价我校毕业生已充分得到社会的认可,被用人单位所接受。我校2010届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是70%,比2010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62%)高8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离职率低。我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离职率为32%,低于2010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41%)9个百分点。我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月薪(2286元),高于本校2009届(2217元)。我校2010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7.0%,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89.8%的比例高出7.2个百分点,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3%,高于2010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79%)14个百分点。校友愿意把母校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我校2010届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是74%,高于2010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60%)14个百分点。在今年的招生录取过程中,每天接到咨询电话上千个,招生网、就业网日点击率2000次以上,最终在江苏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低到185分,我校录取线理科仍高达理科274分,文科263分,在江苏省七所国家示范建设院校中排第二位。

书记信箱:sjxx@jsviat.edu.cn

院长信箱:yzxx@jsviat.edu.cn

    【微信】

    【微博】

    【校报】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

邮编:221116

|

招生电话:0516-83888688/83889021

|

版权所有:买球官方网站

|

苏ICP备11021512号-1

|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182